国产新能源品牌发力智能系统哪家强
众所周知,智能化是汽车的“新四化”之一,而各种各样的智能车机系统则是实现各种车载智能的重要载体。在燃油车时代智能化应用简单,车载系统并不那么重要。但在新能源时代,车机系统则能够为用户提供各种丰富的智能化应用,提升他们的用车体验。
目前国产新能源汽车销量占了80%的市场份额,掌握了新能源市场的主导权,在车机系统方面自然也形成了明显优势。
华为、吉利、理想、比亚迪等厂商都推出了高度智能化的车机系统,构成旗下车型的核心竞争力。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厂商恰恰也是表现比较好的新能源厂商。
华为鸿蒙系统
华为并不算是一家汽车厂商,但华为在5G通信、智能手机、物联网等领域都达到了业内一流水平,因此它推出的鸿蒙车机系统也具备了很强的吸引力,并且已经在多个汽车品牌的主力车型上出现。
近日华为将鸿蒙系统升级到了第三代,对HUD抬头显示、智慧寻车、语音助手等功能进行了优化,同时还新增了超级桌面和PC双屏协同两大功能,因此得到了用户的强烈关注。
所谓超级桌面,指的是将手机端的APP直接在车机上显示,车机系统与手机系统完全打通,汽车屏幕变成了手机屏幕的延伸,没有延迟和卡顿,实现了真正的账号统一和设备流转。
PC双屏互联则相对简单,指的是将华为笔记本投送到鸿蒙座舱中,但由于PC端的WINDOWS系统与华为鸿蒙系统无法兼容,因此座舱屏幕只能当作PC屏幕的扩展来使用,但依然可以大幅提升工作效率,比较适合白领阶层和商务人士。
在目前国内众多的车机系统中,华为鸿蒙应该是技术含量最高的。
吉利银河OS
前段时间亮相的吉利银河系列车型引起了不少消费者的关注,但实际上吉利内部最早被冠以“银河”之名的是吉利银河OS车机系统。
目前该系统已经在星越L等多款主力车型上亮相,并且已经进化到了银河N OS,各项功能逐渐完善,成为吉利旗下车型的一大特色。
银河OS系统属于自主研发的分布式操作系统,基于高通8155芯片所提供的第三代汽车数字座舱平台研发,数据处理能力达到了业内一流水平,因此能够支持各种车载APP的运行以及各种智能化功能的实现。
除此之外,吉利银河OS还支持三屏联动以及各种常用的APP,并且融进了百度Apollo的语音唤醒方案,人车交互和娱乐功能都相当强大。
值得一提的是,该系统还省略了唤醒词,用户可以直接说出指令。这样的车机系统,能够为用户带来各种个性化的优质服务。
理想汽4.1.0版车机系统
理想汽车是目前国内造车新势力的领头羊,除了大空间、增程式电动系统之外,它的车机系统也是核心卖点之一。目前理想汽车的车机系统已经更新至4.1.0版本。
理想4.1.0版本车机系统在智能驾驶辅助方面有突出表现,导航辅助驾驶的准确度、使用高精地图时的连续性体验、全景影像灵敏度等均有明显提升,同时在娱乐功能、三屏联动、手机投屏、互联网应用等方面也有着不错的表现。
理想的车机系统更多地从家庭用户的角度去考虑,因此得到不少高端用户的认可。过去几个月理想汽车凭借着“超级奶爸车”的定位吸引了大量的高端用户,随着车机系统的不断更新迭代以及产品性能的不断提升,理想汽车有望取得更大的成绩。
比亚迪DiLink系统
比亚迪目前是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历来以强大的电池、电机、电控系统著称,不过比亚迪在车机系统方面也达到了业内一流水平,它所搭载的DiLink 4.0智能系统同样得到了用户的高度评价。
与众不同的是,比亚迪的DiLink 4.0智能系统采用了可旋转中控屏,它能够通过旋转来适配各种类型的互联网应用。
同时,DiLink 4.0智能系统的UI还采用扁平化设计,菜单层次清晰,操作方便而且避免了卡顿现象,语音交互系统则与科大讯飞合作,唤醒时间和响应时间都相当短,并且可以用语音直接控制APP,进一步提升用户的用车体验。
2月底,比亚迪正式宣布与荣耀售价合作开发新的车机系统,有了荣耀手机的加持,比亚迪DiLink 4.0智能系统在互联网应用等方面将更有优势,也更“懂”消费者的使用习惯。软件+硬件,才能让比亚迪长期保持优势地位。
与手机系统相比,车载智能系统功能更强大,也更复杂,这对国产汽车厂商是个不小的考验。但国产汽车厂商有着远超合资车的销量。既要硬件也要软件和服务,这才是国产新能源汽车厂商真正该做的。
“海尔造车”话题引发外界关注。11月29日,针对“造车”传闻,海尔集团相关人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海尔正围绕汽车工业互联网生态进行布局,各项业务有序开展。”他透露,目前海尔集团暂不会进入整车制造领域,但不排除涉足汽车智能解决方案及汽车零部件相关业务。
近期,海尔集团在汽车领域动作频频。天眼查APP显示,青岛卡泰驰汽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注册资本1.5亿元,经营范围包括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汽车销售等。该公司由海尔卡奥斯生态科技有限公司间接全资控股。此前,海尔集团已与奇瑞集团建立合作公司,打造汽车行业首个大规模定制工业互联网平台。
海尔集团仅是当下家电企业在汽车领域广泛布局的一个缩影。在新一轮跨界风潮中,部分家电企业已然转换角色,变身为集合智能制造、系统及平台的综合服务商。
暂不涉足整车
此次,“海尔系”新成立的汽车科技公司,格外引人注意。天眼查APP显示,青岛卡泰驰汽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5亿元,法人代表为周云杰。股权穿透可见,青岛卡泰驰汽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大股东是海尔卡奥斯股份,海尔集团持有后者51.2%股权为其控股股东。周云杰为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
对于此次成立的新公司,海尔集团相关人士称,目前公司正依托旗下的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与相关汽车企业共建汽车领域工业互联网子平台,目标在于赋能汽车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同时,海尔将利用智慧家庭的技术和场景优势,与汽车企业共同建立家、车互联新生态。
实际上,海尔集团已在汽车领域进行了从资本到业务层面的深度布局,并与多家车企建立合作关系。去年初,海尔集团与奇瑞控股宣布合作,依托海尔卡奥斯搭建的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的经验,构建智慧工业园区。去年8月份,双方的合资公司安徽海行云物联科技落地,发力汽车工业互联网新生态。另外,上汽集团、吉利等汽车企业均已在合作名单之列。
“海尔与奇瑞成立的合资公司及此次新成立的卡泰驰汽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业务上均依托于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进行,但是两家公司业务各有侧重。”海尔集团上述人士告诉记者。他表示,目前海尔集团并不会进入整车领域,更多是整合车联生态。
谈到相关业务,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周云杰于11月28日在2022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上发言时表示,海尔从2007年开始探索工业互联网,并于2017年正式推出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现在海尔卡奥斯已经连接企业90万家,服务企业8万多家。
“海尔集团注重精细化管理,对智能化、物联网布局多年,建立了数字化平台技术,而这在汽车领域有通用性。近年来,车企也加快自身数字化转型,将车变为物联网新终端,这一需求与海尔集团在物联网领域技术形成互通。双方欲实现在车家互联、汽车工业互联网工厂建设、采购数字化、金融及物联网支付等的联合布局。”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副秘书长胡麒牧接受《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他认为:“海尔集团目前在传统家电转型升级的赛道占有优势,暂不会考虑将更多资源分出来,冒险进入一个相对陌生且需要耗费大量资金的整车制造市场。”
家电企业涌入汽车赛道
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家电制造企业,涌入汽车业赛道。美的集团、格力电器、海信集团、TCL科技等家电巨头都已布局汽车产业链。但基于各自的优势领域和资源,家电企业侧重布局的领域也不尽相同,涉及整车、电机、空调压缩机、电池和整车热管理系统、车载显示、汽车工业互联网等。家电巨头的合作对象也从上汽集团、广汽集团等传统车企,覆盖到蔚来、吉利、小鹏等新势力车企。
胡麒牧认为,“在这一轮跨界汽车领域中,家电企业主要走三条路径:以工业布局思维,在制造产业链上向汽车零部件领域延伸;布局车联网,基于家电领域通用技术优势,在车联网领域寻找新的落地场景,开拓生产的规模经济;通过收购整车制造、系统等汽车资产,开辟一个新赛道,寻求新的规模发展。”
“家电市场增长乏力及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是促使家电企业跨界汽车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家电企业布局电动汽车行业,有着天然的制造和技术优势。与上一轮通过收购进入整车市场不同的是,这轮跨界中,家电巨头利用优势谨慎扩张,正从单一的部件供应商向系统级的数智化智能制造方案商发展,打开了在汽车产业的新空间,也推动了汽车行业的智能化、联网生态的发展。”钉科技创始人丁少将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