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统充分利用了创羿科技技术。作为专业致力于远距离射频识别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的高科技公司,我们在综合了各产品技术的优缺点以及实际运用后推出了“CY-RFID”,采用了当今先进的0.18uM的芯片技术,使 RFID的性能得到了本质的改进,开创了远距离识别技术的新纪元,它彻底解决了远距离、大流量、抗干扰、超底功耗、高速移动的标识物的识别难题,而且成本较以往大大降低。对于在人、车、物的远距离识别、定位、跟踪、数据传输等方面的运用提供了非常先进和有效的技术保障。
1、交警RFID车辆识别管理系统功能介绍
该系统适用于对车辆不良现象的考查,如稽查假、套牌车辆,稽查违章、肇事逃逸车辆,稽查其他各类型的违法车辆,其它扩展功能等。
在合法车辆的内部挡风玻璃后安装一个录有该车车辆信息和车主信息的有源远距离识别卡,管理平台和数据服务器适时将相应信息下传至各稽查系统(手持机PDA远距离读卡器);在所有合法车辆均安装了远距离识别卡的前提下,手持稽查系统定向接收到电子信息并显示出相应的车辆信息,执法人员将车辆的物理特征与显示的车辆信息进行比对,不相符者或接收不到电子信息者为假、套牌车辆;车载稽查系统或固定稽查系统通过图象识别系统和电子信息接收系统对指定车辆的物理特征和电子信息进行自动比对,信息不一致或系统只接收到图象信息者为假、套牌车辆,系统将立即语音和数显报警,执法人员可及时实施拦截检查或通知下一路口执法人员实施拦截检查。
A)稽查盗抢、走私车辆
将被盗抢车辆的车牌号码等信息通过管理平台,录入稽查系统,并加入到黑名单,如果被盗抢的车辆沿用原来的车牌号码,当驶入稽查范围时,系统能即时监测到并报警;如果不用原来的车牌号码,则将被视为假、套牌车被识别并拦截,进一步核对车辆特征后可确定是否为盗抢车辆。对于走私车,由于无法获得合法牌照,只能是假、套牌车,同样会被及时查获。
B)稽查违章、肇事逃逸车辆
将违章、肇事逃逸车辆的车牌号码及违规记录等信息通过管理平台,录入稽查系统,并加入到黑名单,当这种车辆驶入稽查范围时,系统能即时监测到,并提示该车辆特征及违章、肇事逃逸等情况,执法人员可即时进行拦截。
C)稽查其他类型的违法车辆
系统还可将报废车辆、未年检车辆、欠费欠税车辆等问题车辆的车辆和车主信息录入管理平台,并加入到黑名单,当这些问题车辆驶入稽查范围时,系统能即时监测到,并提示该车辆特征及其违规情况,执法人员可即时进行拦截执法。
D)其它扩展功能
系统提供了多种功能接口,可以很方便地增加交通管理和公共安全需要的功能,例如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小区及停车场出入管理、车辆驾驶员身份判定等;再结合GPRS技术,可实现远程车辆状态监控、被盗车辆远程熄火、车辆违章自动告知等功能。
2、交警RFID车辆识别管理系统工作原理
车辆识别管理系统的核心技术是车辆的自动识别和自动判别。基于有源RFID技术的车辆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Vehicle Identification-AVI),包括车载射频标签,固定基站AVI、手持基站AVI系统。这里我们介绍手持的方法,原理简图如下:手持AVI系统
在一些应用中,如公安刑侦、路政稽查、重要会议安全保卫,需要配备手持的AVI系统,随时开动并停靠在指定的路旁,对过往车辆进行突击检查和识别。手持AVI系统通过GPRS方式,与系统控制中心保持通信联系或进行数据信息交换。如果需要报告手持AVI系统的位置,只需要通过GPRS,向指挥中心传输移动站的地理位置。在某些应用场合,还可以使用简式移动稽查设备(ML-M4000P PDA手持读卡器)。稽查人员可以在某些狭隘地带使用PDA读卡器检查过往车辆。PDA阅读器事先下载了车辆信息,一旦读取到不合法信息,则立即报警。
3、系统组成
本系统主要由远距离2.4G防拆卸有源电子标签,手持PDA读卡器和后台管理软件三部分组成:
电子标签是一种有源电子射频卡,功率约为1/1000瓦,超低功耗,其内存可作到存储包括车辆型号、车牌照号、车主的相关资料等各种信息,是一个完善的汽车身份卡和信用卡。
手持PDA能够对电子标签进行读取操作,同时通过GPRS与信息管理中心联系,进行信息实时显示。
后台管理软件为专门面向车辆识别管理而设计的。
车联网关键技术
1、射频识别技术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是通过无线射频信号实现物体识别的一种技术,具有非接触、双向通信、自动识别等特征,对人体和物体均有较好的效果。RFID不但可以感知物体位置,还能感知物体的移动状态并进行跟踪。RFID定位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智能交通领域,尤其是车联网技术中更是对RFID技术有强烈的依赖,成为车联网体系的基础性技术。RFID技术一般与服务器、数据库、云计算、近距离无线通信等技术结合使用,由大量的RFID通过物联网组成庞大的物体识别体系。
2、传感网络技术
车辆服务需要大量数据的支持,这些数据的原始来源正是由各类传感器进行采集。不同的传感器或大量的传感器通过采集系统组成一个庞大的数据采集系统,动态采集一切车联网服务所需要的原始数据,例如车辆位置、状态参数、交通信息等。当前传感器已由单个或几个传感器演化为由大量传感器组成的传感器网络,并且通能够根据不同的业务进行处性化定制。为服务器提供数据源,经过分析处理后作为各项业务数据为车辆提供优质服务。
3、卫星定位技术
随着全球定位技术的发展,车联网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传统的GPS系统成为了车联网技术的重要技术基础,为车辆的定位和导航提供了高精度的可靠位置服务,成为车联网的核心业务之一。随着我国北斗导航系统的日益完善并投入使用,车联网技术又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并逐步实现向国产化、自主知识产权的时期过渡。北斗导航系统将成为我国车联网体系的核心技术之一,成为车联网核心技术自主研发的重要开端。
4、无线通信技术
传感网络采集的少量处理需要通信系统传输出云才能得到及时的处理和分析,分析后的数据也要经过通信网络的传输才能到达车辆终端设备。考虑到车辆的移动特性,车联网技术只能采用无线通信技术来进行数据传输,因此无线通信技术是车联网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在各种无线传输技术的支持下,数据可以在服务器的控制下进行交换,实现业务数据的实时传输,并通过指令的传输实现对网内车辆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5、大数据分析技术
大数据(Big Data)是指借助于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捕捉到数量繁多、结构复杂的数据或信息的集合体。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推动下,各种大数据处理方法已经开始得到广泛的应用。常见的大数据技术包括信息管理系统、分布式数据库、数据挖掘、类聚分析等,成为不断推动大数据在车联网中应用的强大驱动力。
6、标准及安全体系
车联网作为一个庞大的物联网应用系统,包含了大量的数据、处理过程和传输节点,其高效运行必须有一套统一的标准体系来规范,从而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完成各项业务的应用。标准化已成为车联网技术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一项复杂的管理技术。另外,车辆联网和获取服务本身也是为了更好地为车辆安全行驶提供保障,因此安全体系的建立也十分重要。能否根据当前车联网发展情况,建立一套高效的标准和安全体系,已经成为决定未来车联网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