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 正文

野马电动车汽车价格(野马电动车汽车价格)

福特的赛车部门最近想法有点多,在推出Mustang Cobra Jet 1400之后,最近又联手RTR(福特御用改装品牌)推出了Mustang Mach-E 1400原型车。对于RTR这个品牌大家可能有些陌生,这是由Formula D职业车手Vaughn Gitten Jr创立的改装品牌,其主要改装风格就是漂移赛车。

本次推出的Mustang Mach-E 1400原型车是一辆不折不扣的性能猛兽,其搭载了7台电机,前轮由3台电机驱动,后轮则由4台电机驱动。此外,该车还搭载了一套高性能动力电池,在7台电机和高性能电池的共同努力下,Mustang Mach-E 1400原型车的马力达到了1400匹。但是,湃客想说这1400匹马力并不是其最大的亮点,因为这台车可以通过电子控制器来调整前驱、后驱、四驱三种驱动模式,来应对不同的道路或者赛道环境。

不过,大家看到这7台电机,那么可能会觉得这台车的电池组能量巨大,但事实其实相反。Mustang Mach-E 1400原型车采用了一个相对较小的电池组来给电机提供电量,该电池组能量仅为56.8kWh,整体由镍锰钴电池组成。很明显用这样一组电池去支持7个电机工作,电量是很容易用完的。但是,对于这副小容量电池组,福特官方表示,这些电池可以实现高放电率,并且该电池还被设计成在充电时,能够通过液冷的方式加快充电速度,以提升使用效率。

那么这样一台暴力改装的电动车,除了能够在漂移赛场上秀性能之外,还有什么作用呢?福特性能部全球总监马克·拉什布鲁克表示,福特的目标是创造一种能够在充电前一小时内多次运行的车型,以展现福特电动车技术的“极端潜力”。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从目前该车的内饰图来看,这款以轻量化、赛车化改装的车型,中控居然还保留了一块大尺寸屏幕,湃客猜测是通过其内置的功能去调整整车的驱动模式。

而且这台车还保留了两个后排座椅,只不过座椅已经从原厂变成了RECARO赛车座椅,并且被粗壮的防滚架牢牢包围,至于能不能坐人?肯定能坐,但是晕不晕车就另说了。不过说实话,这台Mustang Mach-E 1400原型车离我们的生活还是有些差距,毕竟这是一台漂移赛车。

那么没有经过改装的Mustang Mach-E什么时候能够买到呢?从目前消息来看,该车预计在2021年进入国内市场,所以国内消费者还是得等上一段时间。

美国市场方面,Mustang Mach-E早在去年发布后不久,便开启了预定,所有的预定客户需要支付500美元的订金。在今年的5月,福特官方已经向北美地区所有的预定用户发送了购车确认书,在客户提交购车确认书前,都是可以改变车辆配置规格的,一旦购车确认书被提交锁定,500美元订金将被退还。

同时福特官方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1月下旬,Mustang Mach-E已经收到了超过32000份预定订单,虽然早些时候福特官方表示会在5月份公布订单实际转化量,但是湃客并未查询到相关数据。唯一知晓的是截止目前,Mustang Mach-E的预定订单已经超过了4万个,但是此前福特为Mustang Mach-E所规划的产量仅为5万辆,所以产能提升是必然的。

那么为何这款车能够如此受欢迎呢?从Mustang Mach-E的北美车型矩阵中可以看到,该车推出了9个不同的车型版本,按照系列可以分为Select、Premium、First Edition(首发限量版)、California Route 1(加州一号公路版)、GT,其中有细分为标准续航本版和长续航版本,后者的最大续航里程可以达到600km(WLTP标准)。在加速性能方面,就算是入门版车型,其百公里加速时间都能够稳定在6.5s左右,而GT版车型的百公里加速时间约为3.5s。

此外,Mustang Mach-E除了性能出色,在配置和实用性上也不含糊,大尺寸中控屏、B&O回音壁高级音响系统、大尺寸全景天窗,辅以136L的前备厢、821L的后备厢(后排放倒后可拓展至1688L)和宽敞的后排空间,再加上Mustang这一块金字招牌,这都是Mustang Mach-E能够热销的原因。

不过在这里还是要说一下价格,Mustang Mach-E在美国市场的售价为43895美元(约合30.6万元人民币),但其中还需要扣除7500美元(约合5.2万元人民币)的联邦补贴。所以,按照如此价格来看,如果未来Mustang Mach-E是以进口车型进入国内市场,售价一定不便宜。

Mustang Mach-E作为福特电气化转型的排头兵,火爆的市场表现为转型之路迎来了开门红。并且,福特官方称未来品牌旗下所有标志性车型都会提供纯电动版本,其中就包括福特F150和最近热度颇高的Bronco。对于福特F150车型,目前美国消费者已经可以买到混动版本,但是纯电动版本则需要等上至少两年时间。

福特Bronco的纯电动版本可能不用等这么久,据目前已知消息显示,该车的纯电动版本正在研发中,同时外观设计上会与燃油版车型有所不同,全封闭式前格栅、更低的车身姿态以及轮毂款式和全新的车型标识都会与燃油版Bronco产生一定的差异化。

其实相比起其他品牌,福特的纯电动化起步已经是算晚了。虽然Mustang Mach-E开启预定之后,市场表现火爆,但是特斯拉这一电动 汽车 行业的领先者已经占领了先机。如果特斯拉Model Y正式上市,那么必定会与Mustang Mach-E形成非常明显的竞争关系,此时Mustang Mach-E是否能够凭借着Mustang的品牌优势以及自身的产品实力守住一片江山呢?我们拭目以待。

最后,湃客想说说自己的一些看法,其实在Mustang Mach-E刚刚有消息露出之后,湃客是感到诧异的,毕竟Mustang这一名号无论是在美国市场还是中国市场,都具有十分深厚的影响力。虽然我们日常会调侃2.3T的Mustang只是一匹“小野驴”,但不可否认,这样也带来了售价的进一步下探,让更多的普通消费者能够体验到一台跑车带来的乐趣,关键这至少还能听见引擎声啊。而当一台冠以Mustang名号的纯电动车出现在我们面前时,纵使加速性能优秀,但总是少了些美式粗犷的“灵魂”。

说起“野马”二字,在 汽车 界让人印象最深刻的莫不过那款入门级跑车——福特“MUSTANG”。但随着前两年轰轰烈烈的“野马”商标之争浮出水面,让人们意识到在中国 汽车 界,不仅仅有福特“MUSTANG”这匹野马,还有一匹自主野马——川汽野马。

随着“野马”商标之争的落幕以及川汽野马的胜诉,在一轮又一轮的大事件之中;事件热度逐渐降下去,川汽野马也再度回归那个默默等待崛起的中小车企。直到近日川汽野马再度博得关注,却是因为其“卖身”事件。

雷丁 汽车 12.5亿元收购川汽野马

作为一家中小车企,当然野马 汽车 并非第一个对自身进行挂牌出售的品牌。在国内消费转型影响 汽车 市场,消费者购车意愿减退的背景之下;加之消费者品牌认知固化导致大品牌越做越大,中小企业发展更显困难;未来会有更多兼并重组、挂牌销售的事情出现;川汽野马绝不会是最后一个。

作为2019年第一宗车企收购事件,川汽野马其实在2018年11月25日就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正式挂牌出售其99000万股股份,占比在其所有股权之中高达82.50%,并标底价为12亿元。在1月18日这件 汽车 挂牌出售事件终于尘埃落定,由雷丁 汽车 花费了大概14.5亿元的价格入主川汽野马。据了解,最终雷丁 汽车 持有川汽野马股份达到了100%。

改革开放初期也曾风光无限

其实每一家车企的挂牌出售都代表着一次梦想的破灭,因为每一个品牌无论是走在初生之路上还是复兴之路上,最开始都是信誓旦旦要做大做强。

在上个世纪改革开放初期,川汽野马也有过一段相当风光的日子,尤其是在中国西南地区。当时的川汽野马生产的“金顶”牌系列客车,“白鹿”牌客货两用车风靡全国,而“野马”牌越野车更是四川公检法专用车,头上还有顶“国家免检产品”的高帽子。国有资产、军工背景,在改革开放初期这就是金字招牌。

外资车企涌入受到巨大冲击

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中国市场对外资企业进一步开放,拥有百年底蕴的外资车企对中国 汽车 工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街上跑的“野马”牌越野车逐渐被大众迈腾、桑塔纳等外资产品所取代,川汽野马也随之没落,直到2002年被富临集团兼并重组。

在被富临集团接手的这十几年,川汽野马的市场表现虽然仍旧不温不火,但却完成了传统 汽车 生产基地、新能源 汽车 生产基地以及绵阳综合生产基地的建设。通过努力川汽野马还建立了相对完善的 汽车 制造、销售体系。此外川汽野马更是四川唯一一家拥有新能源 汽车 生产资质的车企,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制造新能源 汽车 ,也尝试过做一些品牌推广,但都收效甚微。

川汽野马影响力太局限

主要原因还是川汽野马的影响力无论是在辉煌时期还是没落时期都仅局限于西南地区,就算去年年初砸了一回本在北京办了场发布会也是反响平平。让人不得不感慨,如今的川汽野马影响力实在是太微弱了。

目前川汽野马在售产品主要有野马T70、T70S以及T80,但单月销量不过在3000左右徘徊。根据相关品牌销量数据榜单显示:在2018年12月,川汽野马销量为3492辆;2018年1—12月,野马 汽车 累计销量为36089辆。截止到10月31日,川汽野马营收为6.62亿、亏损3.63亿。而累计总资产为45.45亿、总负债为38.34亿、负债率为84.5%。如此之高的负债率让曾经誓要将川汽野马做到上市的富临集团也退却了,毕竟耗费巨大却收效甚微。

雷丁 汽车 到底是何方神圣

而收购川汽野马的雷丁 汽车 又是何方神圣呢?

雷丁 汽车 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主要经营低速电动车的企业,在中国短途新能源 汽车 市场之中占有率排到第一。完成了对川汽野马的收购,就意味着未来雷丁 汽车 将拥有更加完整的造车资质。未来,雷丁 汽车 就不仅仅局限于做低速新能源 汽车 ,更能在 汽车 整体向新能源化、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之中,拓宽发展路径、给自己更多市场竞争的筹码。

结语: 未来拥有造车资质的车企并不意味着他们就能够通过中国市场销量的成长而获益,想要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就必须要有足够“强硬”的造车实力。对于中小企业而言,面临不断被蚕食的市场份额,未来的生存将难上加难。而对于川汽野马,我们只能说:无论在哪家企业的手上,都希望他有一个好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