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 正文

吉利汽车财务(对比长城、吉利财报)

3月30日,吉利汽车对外发布2019年财务业绩报告。3月31日,长城汽车2019年年度业绩财报也对外发布。

作为自主品牌代表的两家民营上市车企,长城汽车和吉利汽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车企的发展脉络。2019年中国车市受内外部环境的影响,两家车企市场表现出一定波动。

汽车预言家从销量、营收、利润、研发投入以及全球化等九大层面对两家财报进行对比,尝试解读中国车企在2019年的发展变化。同时通过数据来展现长城汽车与吉利汽车在2020年以及未来几年内的发展规划和思路。

1

长城销量同比增长0.69%?吉利市占率提升至6.5%

根据双方财报显示,2019年长城汽车新车销售数量达到106万辆,同比增长0.69%,这已经是长城汽车连续四年突破百万销量大关。吉利汽车实现销量136.2万辆,终端销量增长1%。连续三年保持中国品牌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长城汽车海外市场销量达到6.5万辆,同比增长38.68%。吉利汽车方面,市占率提升至6.5%。相比于2018年的6.2%增长0.3个百分点。单车售价方面,2019年吉利单车平均售价达74457元,高于2018年全年74362元的单车售价。

长城汽车四大品牌销量

长城汽车细分车型方面,哈弗、WEY、欧拉以及长城皮卡在2019年中分别取得了76.9万辆、10万辆、3.9万辆、14.9万辆的销量成绩。作为中国SUV市场标杆的车型,哈弗SUV品牌已连续10年蝉联中国SUV销量冠军。数据显示,哈弗H6年度累计销售数量已达到38.6万辆,全球累计销量已经突破300万辆,79个月实现SUV市场销量第一。

吉利汽车方面,领克品牌终端销量同比增长29%。吉利1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占比超39%,7年间翻了10倍。出口量为5.79万辆,同比增长109%。新能源车销量方面,2019年吉利汽车新能源及电气化车型总销量11.3万辆,同比增长69%。新能源及电气化车型占比由2018年4.5%上升至8.3%。

2

长城吉利营收下滑?海外份额占比提升

根据长城汽车财报显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长城汽车营业总收入962.11亿元,同比下滑3.04%。在长城汽车财务数据中,长城汽车海外营业收入达到55.22亿元,同比大涨66.61%。

吉利汽车,全年总收益达974亿元,同比下降8.6%。从分类型收益来看,2019年吉利汽车销售收入为918.42亿元,同比下降10.52%;汽车零部件销售收入为51.3亿元,同比增长30.08%;知识产权许可收入为4.28亿元;租金收入为2236.4万元,同比下降31.63%;出售一家联营公司的收入为63.6万元;出售废料的收入为4681万元,同比增长55.06%;政府补助为8.45亿元,同比下降14.84%。

3

受市场大环境影响?双方利润出现萎缩

根据长城汽车2019年财报显示,长城汽车利润总额51.01亿元,净利润45.31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44.97亿元,同比下降13.64%。

吉利汽车方面,吉利汽车2019年净利润达到了82.6亿元,同比下降35%;对于净利润下降原因,吉利汽车在财报中解释为“由于年内整体销量下降幅度大于预期,加上需求疲软及市场竞争激烈造成定价压力;由于吉利汽车向客户提供较高优惠抵消了产品结构提升的正面影响,吉利汽车平均出厂销售价格(平均售价)与去年同期大致相同”。

4

坚持过度研发?精准投入“新四化领域”

2019年,值得注意的是,长城汽车研发费用实现大幅上涨。数据显示,长城汽车研发费用由2018年的17.43亿元上升至27.16亿元,同比增长55.80%,占到了整个集团营收的2.8%。对此,长城汽车方面称,研发费用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研发投入增加所致。此外,管理费用上涨16.65%至19.55亿元。

长城汽车研发费用

在研发方面,长城汽车一向进行精准布局,除了在各大海外市场建立研发中心外,还在清洁化技术、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技术等领域进行投入研究。尤其在智能网联领域,长城汽车2019年联合华为、高通、百度等8家战略伙伴,携手打造基于5G+AI技术。

根据吉利汽车发布的2019年财报显示,2019年吉利在研发上的投入为54亿元,占收入比例的5.6%。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常务副总裁兼CFO李东辉对外表示,“2019年5.6%的研发投入比基本上和吉利最近五年以来5%到6%之间研发收入比例吻合一致。”对于研发投入的方向,李东辉表示目前吉利的研发投入主要应用于三方面,分别是平台技术、新车型的开发以及“新四化”方向。

5

全球化布局?对冲国内市场环境下行业绩表现

长城汽车财报显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长城汽车营业总收入962.11亿元,这一方面得益于在中国市场的领导地位,同时也是长城汽车全球化战略的全面推进的结果。体现在财务数据中,长城汽车海外营业收入达到55.22亿元,同比大涨66.61%。

长城汽车2019年海外营收收入

在海外各细分市场中,俄罗斯、南非、沙特阿拉伯市场成为长城汽车2019年发展的重要阵地,营收分别达到14.34亿元、10.82亿元、7.20亿元,分别同比大涨260.24%、46.0%和752.80%。

在销量方面,长城汽车2019年实现整车出口6.54万辆,同比劲增44.93%。其中,皮卡车型全年出口1.75万辆,累计同比增长34.66%;SUV车型出口4.38万辆,同比增长57.62%。

除此之外,长城汽车2019年在日本、韩国、印度、德国、奥地利、美国布局研发中心,实现全球化研发。与此同时,长城汽车还进一步完善了海外市场的销售渠道,随着俄罗斯图拉州工厂的投产,长城汽车将从此辐射东欧市场,增加欧洲地区销量。

吉利方面,2019年来自马来西亚的收益高达27.22亿,相比2018年2.53亿同比增长975.89%;东欧地区2019年收益为15.93亿元,相比2018年6.18亿元同比增长达157.7%。

马来西亚市场的营收增加和宝腾在马来西亚的成功密不可分。据资料显示,2019年,宝腾X70累计销量近万台,市场占有率突破15%。在东南亚汽车市场持续走低的局势下,宝腾X70仍然保持逐渐上升的趋势,过去一年增长上升率超过40%。宝腾X70不但顺利地成为了马来西亚销量最高的紧凑型SUV,还成功的挤掉了本田CRV长期以来的SUV销冠位置。

东欧市场方面,吉利白俄罗斯乘用车制造厂已经累计至少生产了2.9万多台吉利汽车,其中大部分供应俄罗斯市场,另外一大部分在白俄罗斯本地市场销售。

据此前吉利方面透露,目前吉利汽车已经出口全球超20个国家,在海外拥有400多个服务网点。除了非洲、中美和南美等市场,东南亚、俄罗斯等国家与地区也将会是重点发展的方向。未来,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带领下,吉利汽车还将继续推进全球市场布局。

6

超百亿元现金流成为长城、吉利发展稳定的压舱石

长城汽车财报显示,长城汽车对2020年销量目标以及净利润进行相应的调整,成为维持长城汽车现金流稳定的措施之一。在2019年中,长城汽车现金流达到97.2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近21亿元。在近百亿现金流的保证下,将使长城汽车的经营更加稳健。另外,在当下的环境中,充足的现金流也是各大车企发展中的重要目标。

与长城汽车调整销量和营利目标相比,吉利汽车汽车对于2020年目标保持不变。这源于2019年吉利汽车的超高现金储备。根据吉利相关负责人透露:“截至2019年年底,吉利汽车已拥有190亿元以上的现金储备,比2018年增加了35亿元,”

对于吉利目前超高现金流储备的原因,李东辉介绍主要是2019年吉利通过各种渠道尽可能地增加营收,减少企业成本并合理化布局吉利投资节奏。此外,2019年12月,成功发行5亿美元的优先永续资本证券,也从另外一方面确保了吉利现金流的健康。

分析人士指出,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没有利润是痛苦的,但没有现金流才是致命的。在疫情特殊时期,由于销售端的疲软,大多数企业现金流都在承压。安全度过此次疫情危机,必须关注现金流,做好自我保护。现金,就是抵御风险的最好筹码。76

7

外在引入+内生型双重人才培养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长城汽车集团员工近8万余人,其中研发团队规模超过7000人,这7000人来自世界各地,使得长城汽车在研发领域达到国际顶级车企水平。

其中,作为长城汽车自动变速器项目组总工程师,格哈德·亨宁曾是大众和奔驰自动变速器研发团队的掌门人,在他的领导下,长城汽车研发团队创造出拥有85项专利和独立知识产权、荣获“世界十佳变速箱”称誉的7DCT变速箱,使得长城汽车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拥有自动变速箱自主研发能力的车企。

汽车预言家了解到,长城汽车除了积极引入全球范围内的技术人才外,对内长城汽车还创造出一套闭环的人才培养体系。具体来看,通过职业生涯规划、任职资格管理以及人才发展培养三大体系相辅相成,同时,在校招人才引入方面,长城汽车还与国内多所高校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对于人才培养层面,吉利汽车李书福指出:"全球汽车工业的发展,根源在于人才的培养。吉利这么多年的发展,全是靠人才培养来推动企业的发展。"仅2019年在众多应届毕业生中,就有1923人进入了吉利汽车。对于对于吉利汽车而言,这些“同学们”(校招生)被视作是内生型人才。当然,除了内生型人才,吉利汽车还会引进外部高端人才。

对此,李书福提出了“人才森林”理论:一方面通过引进外部高端人才,形成人才大樟树,并提供良好的阳光雨露环境,使其扎根于吉利;另一方面通过内部培养,形成一棵棵人才小树苗,让大樟树带动小树苗一起成长,最终共同成长为有高有低、有大有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生态调节功能的吉利人才森林。

目前,吉利在中国上海、杭州、宁波、瑞典哥德堡、英国考文垂、西班牙巴塞罗那、美国加州建有设计、研发中心,研发设计、工程技术人员超过2万人。

8

长城业务趋向独立?吉利倾向合并

汽车预言家注意到,在长城汽车的2019年财报中,零部件及其他收入达到了88.56亿元,同比增长42.78%,成为长城汽车各项业务板块中增长最为迅速的部分。

长城汽车旗下四大零部件亮相法兰克福车展

早在2018年长城汽车将旗下零部件业务进行拆分独立运营,2019年长城旗下四大零部件制造首次亮相上海车展,并且走出国门亮相法兰克福国际车展。这也意味着以长城汽车为代表的的中国车企从整车向零部件产业链实现国际化。

2019年作为长城汽车零部件独立运营的第一年,在车市环境走低的情况下,仍然取得较好的市场表现。行业分析人士指出,长城汽车对旗下各业务版块进行独立拆分运营,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长城汽车营收利润进一步走低。

与长城汽车相比,吉利汽车在盈利模式上表现出异同。相同的部分,如在零部件方面,吉利汽车集团零部件销售收入为51.31亿元,相比2018年的39.43亿元同比增长30.23%。并且首次出现了知识产权方面的收益,数据显示,这为吉利带来了4.28亿。与长城表现不同的是,吉利汽车对旗下业务进行重组,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吉利汽车与沃尔沃汽车的业务的重组。吉利控股集团总裁、吉利汽车集团CEO、总裁安聪慧安聪慧对外表示,吉利控股集团旗下的吉利、沃尔沃、领克、几何、极星、宝腾、路特斯、smart等品牌将在未来的时间继续协同发展。

吉利相关人士对外表示,吉利和沃尔沃汽车的合并将快速建立产业生态链,降低关联交易和同业竞争风险。据了解,从2月11日发布公告之后,到现在为止已经完成了对合并要求的所有顾问的聘请,双方的合并计划正在按照计划稳步推进。

9

长城调整目标吉利不变?重点推进新四化转型

对于未来目标规划,长城汽车除了对销量目标预期利润进行调整外,重点放在了“新四化”转型层面。数据显示,2019年长城汽车的新能源及高效燃油动力产品占比达68.3%,达到72.4万辆,其中,1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占比超65%。

对于新能源销量占比情况较低的现状,长城汽车开展了EV、HEV、PHEV三种技术架构的车型开发,未来将加快长城汽车在新能源方面的整体布局。最具代表的就是在2019年11月,长城汽车与宝马合作的光束汽车项目在江苏张家港正式启动。项目总投资51亿元,年标准产能16万辆。未来,光束汽车项目将立足于股东双方的研发能力和研发资源对长城汽车转型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与长城汽车调整目标不同,吉利对于目前规划的2020年141万辆销量目标不进行调整,同时强调吉利做到不裁员、不减薪、不延期支付员工薪酬,保持战略定力,加紧海外市场东南亚、俄罗斯等地区的发展投入。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带领下,吉利汽车还将继续推进全球市场布局。

在产品端方面,2020年计划推出全新车型,包括SUV车型和电气化车型。吉利豪越和一款紧凑型轿车将于今年推出;领克品牌将推出领克05、领克06,几何品牌则将推出几何C纯电动SUV。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吉利自主研发的“智感循迹无人驾驶系统”以及搭载5G网络,无缝高速连接的自动驾驶技术值得外界期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车企造血哪家强?吉利财技熟练,长城消费大,北汽大树下好乘凉?

文|郭文静

图|来源网络

为了应对持续下行的中国车市,吉利早早开始改善现金流,在疫情爆发之后来看,这个决策无疑是明智且具有前瞻性的。

3月30日,吉利汽车发布了其2019年财报,从财报来看,2019年上市公司销量、营收、净利润、毛利率等关键财务数据均有所下滑,虽然考虑到2019年市场整体下行态势,吉利已经跑赢大盘,但多项下滑的数据还是免不了引发了市场的担忧。

不过,结合市场整体环境仔细分析能够发现,吉利看似惨淡的2019年财报中隐藏了不少亮点。

数读2019,吉利战略转型初显成效

对于吉利汽车来说,2019年是非常关键且具有挑战性的一年,这一年是吉利第四次战略转型的第一个完整年,企业从聚焦销量的快速增长转向聚焦销售质量的提高,以市场占有率为更重要的目标,所以并未陷入市场混战,而是保持了战略定力,确保了企业的整体健康发展,这些在其2019年财报数据中均有所体现。

下面壹姐就以几组关键数据来详细解读下企业2019年的表现:

销量:结构均衡、渠道健康,市占率稳中有升。

2019年,吉利汽车累计销量为136.16万辆,同比下滑9%,超额完成其2019年下调后的销量目标,小幅跑赢大盘;零售量则实现了同比1%的增长;市占率也从2018年的6.2%提升至2019年的6.5%。

同时,吉利汽车是目前自主品牌中产品销售结构最为均衡的企业,2019年销量中,轿车销量为53.01万辆,同比下滑18%,占比39%;SUV销量为79.98万辆,同比下滑6%,占比达到59%;MPV销量为3.17万辆,占比2%。

其中,领克品牌的销量、出口量、新能源车销量均有亮点,具体来看,2019年领克品牌累计销售12.81万辆,同比增长6%;吉利出口量同比暴涨109%至5.8万辆;新能源车销量破10万辆,达到11.31万辆,同比增长69%。

吉利也在去年着力提升渠道的健康度,降低经销商库存,批发量下降而零售量上涨就可以证明这一点,2019年12月,吉利经销商终端销量约17万辆,创单月终端销量记录;吉利2019年存货同比增加17.7%至48.21亿元,也能说明,企业将库存压力更多的留给了自己。

收入:营收净利润双下滑,单车平均售价持平。

2019年,上市公司营业收入为974亿元,同比下滑9%,与销量下滑幅度基本一致;营业成本为805亿元,同比下滑5.3%;毛利为169.17亿元,同比下滑21.36%;净利润为82.61亿元,同比下滑35%;毛利率下滑2.8个百分点至17.4%。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常务副总裁李东辉表示,2019年,中国车市整体下滑、销售价格大幅跳水、国五国六升级切换、新能源车补贴退坡等多重不利因素,带来了成本的大幅上升,对于吉利来说,在近几年实现平台化战略基础上,2019年也是其成本最高的一年,所以全年净利润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然而,也应该看到,在克服了以上种种不利因素后,吉利汽车在2019年下半年经营状况有明显改善,上半年企业净利润为40亿元,降幅高达39%,下半年降幅缩小至30%,实现净利润42亿元,达到企业预期。

吉利汽车的产品结构也在不断向上,2019年吉利汽车单车平均售价为7.45万元,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考虑到2019年市场整体价格大幅下滑,这一表现已属不易;10万元以上车型占总销量的比重超过39%,7年间翻了10倍,成为吉利主销价格段之一;领克平均售价达到15.6万元,已达到主流合资品牌售价区间。

费用:研发投入保持高位,推高行政费用。

与营收9%的降幅相比,吉利汽车三费(销售费用、行政费用、财务费用)降幅较小,其中行政费用还同比大涨36%至51.22亿元,这无疑推高了成本,影响了净利润。

但值得注意的是,吉利行政费用的大幅增长与其研发投入的大幅增加有直接关系,2019年上市公司研发总投入为30.67亿元,同比增长59%。研发开支占行政费用的比例为60%,是造成行政费用大涨的主要原因。

据李东辉透露,2019年吉利的研发投入总额为54亿元,占收入比例5.6%,基本上和吉利最近五年以来平均5.4%的研发投入的占比一致。这一比例处于中国汽车企业领先水平,和国际车企的研发投入比例处于同一水平。

现金流:手握193亿现金,无惧疫情等挑战。

从近几年的业绩来看,吉利的现金水平一直不错,2019年年末上市公司的总现金为193亿元,比2018年年末的157亿元增加35亿元左右,其中包括去年年底企业发行的5亿美元优先永续资本证券,上市公司净现金水平为118亿元。

财报还显示,截至2019年年末,上市公司应收票据净额(应收票据-应付票据)达150亿元,可在必要时通过向银行贴现应收票据为上市公司提供额外的现金储备。

李东辉表示,良好的现金储备不仅说明了企业利润情况较好,也为企业应对包括新冠肺炎疫情在内的未来市场的各种挑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2019年底发行5亿美元优先永续资本证券,以应付2020年的市场挑战,足见吉利的前瞻性。

展望2020,“全球大吉利”时代开启

2019平稳收官,2020年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开启,但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总裁、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安聪慧的表态来看,吉利显然已经做好了应对疫情的准备,并且不打算调整销量目标(2020年销售141万辆)。

安聪慧表示,2020年全球汽车产业面临严峻挑战,挑战与机遇并存,但中国汽车市场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变,吉利汽车会保持战略定力,推进产品升级、市占率稳步提升,以及加速全球化,“吉利的长远规划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在疫情期间,做到目前不裁员,不减薪,不延期支付员工的薪酬”。

具体规划方面,产品上,吉利年内将投放6款全新车型,吉利三款(icon、豪越、全新A级轿车),领克两款(05、06),几何一款(C),一年推6款全新车型,2020年无疑是吉利的产品大年了,而且这6款车中的绝大部分都出自吉利目前的CMA、BMA等最新架构。

这不仅能够充分体现吉利的研发实力,也会对品牌提升、销量提升、成本降低起到很好的作用。正如前文所言,因为这一系列模块化架构的打造,吉利近几年研发投入处于较高水平,而越来越多架构车型的上市,将进一步提升平台化、模块化的效益,降低成本,且据安聪慧介绍,6款新车中的3款将在现有工厂生产,工厂产能利用率也将得到提升。

李东辉也强调了降低成本的目标,他表示,2020年在保持年度141万辆销量目标不变的前提下,吉利将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各个环节上争取实现11%的降低。

吉利2020年的另一大重点就是全球化,这其中包括领克四季度登陆欧洲,宝腾、路特斯、白俄罗斯工厂等全球布局的运营,以及与沃尔沃的合并,而后者是重中之重。

据李东辉透露,从2月11日上市公司发布吉利与沃尔沃合并的公告后,到目前为止企业已经完成了对合并要求的所有顾问的聘请,正在研究合并的具体计划,他强调对于合并后的吉利汽车和沃尔沃汽车来说,这次重组有七重意义:

1.将成为真正的科技公司。

2.将拥有极星、沃尔沃、领克、几何四个从高端到入门的四个档次清晰的电动汽车品牌。

3.将大幅提升研发能力,加快研发速度。

4.将进一步提升品牌价值和国际化能力。

5.有助于突破技术和知识产权的无形封锁,更好地在全球范围内招揽人才。

6.有助于进一步降低成本。

7.将快速建立产业生态链,降低关联交易和同业竞争风险。

今年是吉利收购沃尔沃10周年,在过去10年这场收购给双方带来的成长有目共睹,而这场合并显然是双方为下一个10年获得更好发展所做的努力。

写在最后

有位投资人对吉利汽车2019年业绩的一句评价让壹姐印象颇为深刻,“看吉利不能只看业绩数据,更要看决策人的视野和格局”,对于很多投资者来说,上市公司的业绩起伏并不能代表“大吉利”的发展状况,如果将视野拓展到“大吉利”这个层面,那么吉利汽车显然仍是中国汽车业最值得投资的公司之一。

2020年的市场或许会惨烈的超出很多人的想象,但对于有准备的人来说,也未尝不是个再进一步的好机会。据透露,1月、2月吉利市占率分别为7.3%和7.5%,持续上升,甚至还欠市场4万辆以上的终端发货订单,不难想象疫情结束后吉利会出现怎样的火爆销售场景。

有的人真的在考虑如何活下去,而有的人却在保持着“活下去”警惕的同时不断地大步超越。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虽然2019年的车市之难,让绝大部分上市车企在营收和利润上都遭到不同程度的下滑,但要想在这场竟汰赛中生存,关键还得看其“造血”功能是否强大。

众所周知,现金流相当于企业的“血液循环系统”,一旦失血或造血功能减弱,会直接加大企业风险。

同时,再结合着企业的负债以及相关投资行为,我们也基本能判断企业财务情况的健康程度,是否足以支持其后续战略的发展。

下面,根据目前已经披露了详细财报的车企,功夫汽车选取了几个典型,来一窥在竞争愈发加剧的环境中,谁能走得越稳越远。

1、吉利汽车:造车与“财技”齐飞

根据财报显示,吉利控股集团去年的总现金水平(银行结余及现金+已抵押银行存款)达到了193亿元,较去年增长了23%。

其中,由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125.38亿元,较2018年下滑了将近10%。虽然依靠主营造车业务“造血”的效果有所减弱,但吉利的各种“财技”也愈发熟练。

正如吉利在2019年12月发行的5亿美元优先永续资本证券,就是其融资能力的突出表现。

数据显示,吉利集团去年的总借款(包括银行借款及应付债券)增加21%至人民币41亿元。

2019年吉利集团的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约为1.03,较2018年的0.98有所上升。这一数字背后反映的,是吉利的短期偿债能力正在逐步提升。同时,截至2019年末,吉利汽车的资产负债率为49%,同比下降1.3%,也说明吉利的财务情况比较良好。

近两年来,吉利通过先后对宝腾、路特斯、戴姆勒、美国飞行汽车公司Terrafugia的并购和入股,不断扩展业务版图的同时,也提升了其在行业中的全球话语权。相信愈发稳健的财务水平,也将助力吉利下一步全球化战略的实现。

2、长城汽车:“出海”提速,现金流需求增大

财报显示,2019年长城的资产总计为1130.96亿元,负债总计为586.97亿元,由此可得其2019年的负债率为51.9%,较2018年的52.87%有所下降,说明长城汽车的财务状况有所好转。

虽然在长城汽车目前公开的这份未经审计的业绩公告中,我们仍未能看到详细的现金流数据,但长城在财报中表示集团主要以自有现金及银行借款满足日常经营所需。

众所周知,目前长城汽车正在加速全球化的步伐,海外扩张以及各大新工厂的建设,对于现金流的需求无疑将更大。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长城汽车的短期借款为11.8亿元人民币,长期借款(含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为43.53亿元人民币,基本都是用于海外投资以及工厂建设。

不过,2019年长城汽车的流动比率为1.25,说明长城短期的偿债能力还是很强的,没有必要担心。

3、江淮汽车:现金流艰难转正,负债率仍然高企

2019年,江淮汽车的现金流在2018年-34.54亿元的情况下,终于艰难扭正为2.26亿元。

事实上,除了由经营活动产生的这项正现金流之外,江淮汽车2019年由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也成功归正,为16.86亿元。江淮汽车方面表示,这一金额的增加主要系本报告期受限的结构性存款到期收回所致。

不过,就江淮汽车2019年的负债率来看,虽然68.75%的数值较2018年有所下降,但整体水平在行业中仍处于高位。

目前,江淮汽车自身不够过硬的产品实力和体系能力,是其仍陷入困境的关键。而且,就乘用车业务看来,江淮汽车去年的营收比2018年减少了13.43%,毛利率减少了0.59%。不过,其客车和商用车业务的毛利率都分别增了9.41%、2.78%,说明其商用车领域仍是江淮的利润主要来源。

虽然江淮汽车2019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6亿元,较2018年成功扭亏,但在剔除补贴之后,江淮汽车在2019年度的扣非净利润实则亏损达9.78亿元。

财报显示,江淮汽车还有一笔应收但还未到账的38.82亿元的新能源补贴,但随着今后新能源补贴大面积撤退以及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下,江淮汽车目前更应努力提升产品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4、北京汽车:压力下前行

北京奔驰不仅为北汽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也是其充足现金流的关键来源。

财报显示,北汽集团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由2018年的217.3亿元升至2019年的人民币359.5亿元,同比增加65.4%。北汽方面表示,这主要是由于北京奔驰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入增加所致。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北汽拥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93.2亿元,可谓“弹药充足”。

虽然现金流有所增长,北汽集团的资产负债率也有所上升,由2018年的59.8%增至2019年的62.4%,同比上升2.6%,主要原因为负债增幅大于资产增幅。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奔驰的贡献越大,就显得北京品牌的“造血”功能越弱。

虽然北京品牌2019年的收入较2019年增长了18%,为194.79亿元,但其毛利却由2018年的-35.16亿元减至2019年的-47.28亿元,亏损进一步加剧。

北汽方面表示,这主要是由于汽车促销,以及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影响。不过考虑到北汽目前的销量构成中新能源汽车占据了大多数,应该是后者的影响更大。

对于北汽而言,如何摆脱目前的合资依赖症,是其要考虑的主要问题。

5、广汽集团:负债低于行业水平

从广汽集团公布的数据上看,虽然集团2019年的现金流较2018年有所下降,但整体的财务情况仍算比较健康。

2019年,广汽集团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约人民币?305.65?亿元,较?2018?年?的?380.66?亿元,减少约?75.01?亿元。

参考广汽集团去年年底的流动资产约为?568.65?亿元,流动负债约为?415.85?亿元,流动比率约为?1.37?倍,其短期偿债能力仍较强。同时,广汽集团2019年的资产负债率仅为40%,处于行业中较低水平。

整体来看,广汽集团虽然去年销量、营收和利润都出现了下滑,但其财务状况较为健康。同时,其日系合作伙伴销量的增加,也为广汽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财报中显示,本报告期内投资收益约为?96.2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约?6.23?亿元,主要是日系合资企业盈利增加、欧美系合资企业盈利减少,以及随产销量减少,上游汽车零部件联营企业盈利减少等综合所致。

去年广汽集团对研发的投入高达51亿元,这无疑也将对传祺品牌技术和产品带来提升,也会进一步提升广汽集团自主板块的核心竞争力。

6、功夫拍案

从上述几家车企的情况中可以看出,越发充足现金流对企业的后续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事实上,在目前已经公布财报的车企中,功夫汽车发现它们大多数的负债率都较往年有所下降。这或许是反映出在车市未来愈发不确定的形势下,除了“储备余粮”,更要“轻装上阵”。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