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 正文

汽车国际化(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与瓶颈)

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与瓶颈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和节能意识的增强,新能源汽车市场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根据Facts and Factors 研究,2021 年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价值约为1850 亿美元,预计到 2028 年将达到9800 亿美元,而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据了全球市场的一半以上。然而,在这个快速增长的市场中,新能源汽车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瓶颈。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情况

自2014年以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迅猛发展,主要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和鼓励。截至2022年末,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1310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占比超过4.10%。

在销售数量方面,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了688.7万辆,同比增长93.4%,占到全球销量的61.2%。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为536.5万辆,同比增长了81.6%。虽然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是仍然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新能源汽车市场面临的瓶颈

虽然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迅猛,但是新能源汽车市场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瓶颈。

1、补贴退坡

自2019年起,国家逐步取消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2022年,纯电动乘用车补贴完全退出,这也导致了市场上的竞争更加激烈,而一些小企业由于资金不足等原因无法应对市场变化,最终被迫退出市场。

2、充电设施不足

目前,2022年我国充电基础设施数量达到520万台,同比增长近100%。其中,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增长约65万台,累计数量达到180万台;私人充电基础设施增长约190万台,累计数量超过340万台。但是仍然无法满足新能源汽车用户的需求。据统计,全国70%以上的城市的充电桩数量都无法满足日常使用需求。这也成为了影响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一个关键因素。

3、品质问题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一些品牌的产品品质和安全性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部分电池、电机等核心零部件的质量不过关,或者是在充电时存在安全隐患等。

未来发展方向

面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瓶颈和问题,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呢?

1、提高产品品质和安全性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企业应该提高产品品质和安全性,特别是核心零部件的质量和可靠性。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安全和可靠性的需求。

2、加大充电设施建设力度

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对充电设施建设的投入,同时鼓励相关企业进入该领域。除此之外,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鼓励民间投资,以便快速地满足新能源汽车用户的充电需求。

3、推进新技术研发和应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能源汽车市场也需要不断地更新换代。

未来,企业应该继续加大对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力度,推动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性能、安全性、驾驶辅助功能等方面实现更大的提升。

4、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国际化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走到了全球前列,但是在国际市场上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因此,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国际化将有助于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总体而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仍然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尽管市场存在诸多挑战和瓶颈,但是只要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不断提高产品品质和充电设施建设,采取更多的创新措施,就可以让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12月16日下午,2021世界智能汽车大会平行论坛“未来出行,AutoVision China 让世界看见中国汽车暨首届AutoVision China颁奖盛典”在广州举行。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大变局不断深入,汽车产业转型升级、降碳减排压力倍增,而中国汽车产业却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激情与活力,百花齐放。中国品牌汽车在自主发展、电动化、品牌高端化、智能化等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和优异成绩,彰显了中国汽车品牌的实力与自信。论坛围绕中国汽车品牌国际化创新营销,展开了精彩的演讲。

论坛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主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刘建兴为论坛致辞,世界绿色设计组织主席、国务院原参事、科技部原秘书长石定寰,德国汽车工业协会董事/总经理于尔根·明德尔,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资深汽车专家徐长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柳燕,微博营销业务部副总经理兼汽车与区域发展事业部总经理吴默,易车高级副总裁姜安琦发表了主题演讲。

随后,在AutoVision China副主席苏涛先生主持下,首届颁奖盛典拉开帷幕。AutoVision创始人、主席亚历山大.卡墨先生从奥地利发来的贺词,AutoVision China主席陈永先生致辞。获得本届金、银、铜及评委提名奖、特别贡献奖的代表上台领奖,一批负有国际传播语境的优秀作品获奖,会议到达高潮。虽然受疫情影响现场参会人员受到严格控制,但仅网易一个直播平台在线参与人数就超过了38万人次。AutoVisionChina为探索国际创意营销语言,突破汽车品牌国际化传播,与国际顶级汽车品牌同台展示交流搭建了一座桥梁。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刘建兴在致辞中指出,当前我国智能汽车进入了关键时期,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2030年智能汽车产业规模将超过2000亿美元,有望成为世界第一大智能汽车市场。因此建立良好的国际品牌形象,是汽车产业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关键所在,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智能汽车品牌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做大做强具有重要的意义。

世界绿色设计组织主席、国务院原参事、科技部原秘书长石定寰认为,在实现双碳的过程当中让中国的车更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汽车,这是很好的机会。

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资深汽车专家徐长明从消费侧变化分享了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趋势。他认为消费侧的变化给我们国家汽车产业未来带来了三个趋势:一是智能化持续处于热潮,中国消费者对自动驾驶的接受程度要高于其他国家;二是电动化趋势比原来预想的要快,智能化形成拉的因素,碳达峰、碳中和形成推的因素;三是自主品牌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柳燕《开启中国汽车品牌营销国际化时代》的主题演讲中表示,开启中国汽车品牌营销国际化时代,是中国汽车品牌向上的必然选择和大势所趋,也是中国汽车在新赛道提速前进,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引领者的新机遇。

微博营销业务部副总经理兼汽车与区域发展事业部总经理吴默在分享中指出,微博作为整个中国最大的舆论场合社交媒体平台,一直在做汽车品牌声量监测,监测数据显示,在品牌层面,年轻化阵营的消费者对于自主品牌、外资品牌、豪华品牌的喜好已经不具有太大的差异了,他们越来越接受电动化的车,接受自主品牌。

易车高级副总裁姜安琦在《数字时代下的汽车营销变革》中指出,营销随着用户行为、路径不断变化,终端载体越来越多,考虑营销过程中的逻辑会越来越复杂、多元化,不管是在不同的终端,以前在电脑上、现在在手机上,主要考虑不同的用户群体,有各种纬度的用户画像,做用户细分,现在又要有元宇宙的概念,真实空间和虚拟空间等等。

在2021世界智能汽车大会上我们可以看到,置身于全球经济变革与新一轮高质量对外开放的中国汽车产业,有信心在“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在全球汽车产业中发挥更突出的创新和引领作用。我们也期待看到更多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中国本土企业和自主品牌活跃在全球舞台,几代中国汽车人为之奋斗的汽车强国梦想,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