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虚拟货币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潜在的巨大收益吸引了无数投资者的目光,与之相伴的,是层出不穷的诈骗案件和投资风险,湖南省长沙市中级法院发布的一起典型案例,便为我们揭示了虚拟货币“挖矿”背后的陷阱与风险,这起案件中,一名男子罗某因轻信高额回报的承诺,花费165万元租服务器进行“挖矿”,最终却落得被骗的下场,引人深思。
案件回顾:高额投资的破灭
2021年5月,罗某与湖南某公司签订了三份《服务器设备及软件系统代购服务合同》,合同约定该公司为罗某提供5台服务器,总价高达165万元,公司承诺,通过这些服务器进行“挖矿”活动,罗某将获得的收益不低于全网平均水平,且若因技术问题导致罚币,公司将承担相应损失,这一看似稳赚不赔的买卖,让罗某毫不犹豫地分期支付了全部款项。
随着时间的推移,罗某并未收到任何服务器设备及软件系统,更别提承诺中的投资收益了,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罗某不得不将该公司及其实际所有者范某告上法庭,要求解除合同并赔偿损失。
法院判决:合同无效,退款162万
经过审理,长沙市天心区法院认定,罗某与该公司签订的合同因违背公序良俗而无效,法院指出,虚拟货币“挖矿”活动不仅能耗高、排放大,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还扰乱了国家的金融安全和社会基本秩序,因此此类活动及其相关投资行为均不符合新质生产力要求,应予以否定评价。
考虑到双方对合同无效均有过错,法院判决被告公司因向案外人公司租用机柜花费的6万元损失,由双方各承担3万元,被告公司需向原告罗某返还已收取的162万元,被告范某则对其名下公司承担的给付义务承担连带偿还责任,被告公司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但长沙中院二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案件启示:投资需谨慎,警惕虚拟货币陷阱
这起案件不仅是一起简单的经济纠纷,更是对广大投资者的一次深刻警示,在虚拟货币投资热潮中,许多人被高额回报的承诺所迷惑,忽视了背后的巨大风险,虚拟货币“挖矿”活动不仅能耗巨大、污染严重,还极易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他们往往利用投资者对虚拟货币的不了解和对高收益的渴望,设下种种陷阱,骗取钱财。
对于广大投资者而言,在涉足虚拟货币投资领域之前,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谨慎的态度,要充分了解虚拟货币的本质和特性,认识到其投资的高风险性;要警惕各种高额回报的承诺和虚假宣传,避免被不法分子所利用;要树立正确的投资观念,理性看待投资收益与风险之间的关系,避免盲目跟风和冲动投资。
共筑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这起案件也再次提醒我们,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对环境的保护和对资源的节约,虚拟货币“挖矿”等高能耗高排放项目不仅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损害了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我们应该共同努力,推动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普及和实践,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男子165万租服务器挖矿被骗的案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在虚拟货币投资领域,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和理性,避免成为不法分子的猎物,我们也要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共同守护我们美丽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