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电动汽车配智能化是相得益彰,而传统燃油车配智能化真是捉襟见肘。原因为啥?就是智能化和耗电密切相关。电子电气架构决定了汽车的智能化程度,智能化需要电动化的支持,只有在新能源汽车电动平台上才能有更快速的发展。
传统汽车当然也可以做智能化,传统豪车上智能化设备并不少;智能化设备的能耗是阻碍传统汽车发展智能的主要原因;非行驶状态下的智能场景是传统汽车难以克服的劣势;供应链的投入,会有此消彼长。
初级智能化其实没啥门槛,就是想不想做的事。但是智能化不等于单一冰箱彩电大沙发,车身核心架构的深度智能化燃油车确实不行。
动力形式会对智能有少许影响但不大,传统燃油车也能做目也在做智能化,关键是受限于客群,做出来智能的收益和讨论度没有电动车那么大。
再者,智能化三大特征:智能座舱、自动驾驶、OTA,传统燃油车实现起来都有天生的短板要克
服。
退一步说,汽车智能化的基础是电能,充足的电能。如果传统燃油车能具有足够的电能,也是可以实现智能化的。传统燃油车也能智能化,但面临的困难更多,而且上限不高,在智能化的深度上,传统燃油车还是无法和新能源汽车相提并论。从来没有说智能化是电动汽车的专属能力,燃油车当然也能智能化了。燃油车也应该紧跟时代发展脚步,不要拿燃油车不能智能化当借口。
汽车电器设备按其功用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汽车智能技术主要学习研究现代汽车电子及电控应用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汽车智能技术产品运用、调试、维修与技术管理等。
汽车智能技术的专业基础课程:汽车机械基础、汽车机械制图、汽车电工电子技术、程序设计基础、汽车网络通信基础、汽车构造、汽车电路与电气设备、电子线路设计与仿真。
汽车智能技术的专业核心课程:汽车微控制器技术与应用、车载网络及总线技术与应用、车载无线通信技术与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车载终端应用程序开发、汽车智能产品设计与制作、汽车智能传感器技术与应用、汽车智能座舱技术与应用。
学生在校期间,可通过参加自学考试、专升本考试等途径升入本科院校继续深造,对口本科专业包括车辆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
汽车智能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
汽车智能技术专业主要培养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汽车微控制器、车载网络与总线系统、车载终端应用程序、汽车传统传感器及智能传感器和智能座舱等知识,具备机器学习程序实现、车载AI应用运维和汽车智能电子产品设计等能力。
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智能驾驶系统和车路协同系统的样品试制、试验,成品装配、调试、测试、标定、质量检验及相关工艺管理,售前售后技术支持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汽车智能技术专业就业方向主要面向汽车工程技术人员、电子工程技术人员、信息和通信工程技术人员、电子设备装配调试人员、电子专用设备装配调试人员等职业,智能驾驶系统和车路协同系统的研发辅助、生产制造、营运服务等技术领域。
汽车电器设备按其功用大致可分为电源部分、用电装置、配电装置三个部分。
1. 电源部分:
电源部分是汽车电气系统的基础,它主要包括电瓶、发电机和起动机。电瓶是汽车电气系统的能量储存装置,为整个系统提供电能。发电机则负责在汽车行驶时为电瓶充电,确保电瓶始终处于充电状态。而起动机则是用于启动发动机的设备,通过电能将发动机带动起动。这三者共同组成了汽车电气系统的电源基础,确保了汽车的正常启动和电力供应。
2. 用电装置:
用电装置是汽车电气系统中用于控制和操作的设备。它包括了各种开关、仪表、灯光等。例如,汽车的灯光系统包括前照灯、示宽灯、刹车灯、转向灯等,这些灯光不仅用于照明,还用于指示车辆的行驶状态。此外,空调系统、音响系统、电动窗户、中央锁等也属于用电装置的范畴。这些设备通过电气信号的控制,使得驾驶员可以方便地操作和控制汽车的各种功能。
3. 配电装置:
配电装置是汽车电气系统中用于电源分配和保护的部分。它包括了各种保险丝、继电器、控制模块等。保险丝用于保护电路,一旦电流过大,会使保险丝熔断,防止电气设备受到损坏。继电器则用于控制高电流设备,如电动风扇、喇叭等。控制模块则是现代汽车电气系统中的智能控制装置,能够根据传感器的信号进行智能控制,提高汽车的性能和燃油效率。
总的来说,汽车电器设备在现代汽车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为汽车提供了电能,还为驾驶员提供了各种方便和舒适性。电源部分提供了必要的电能,用电装置实现了各种功能,配电装置则保障了整个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这三个部分的紧密配合,使得汽车电气系统更加智能、高效、可靠,为驾驶员提供了更好的驾驶体验。在汽车的维护和保养中,对这三个部分的检查和保养显得尤为重要,它们直接关系到汽车的安全性和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