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7日,小鹏汽车(以下简称“小鹏”)公布2022年12月31日止第四季度及全年未审计财务数据。财报显示,小鹏2022财年总收入为268.6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8%,但亏损90亿元。
虽然亏损达90亿元,同比增加了87.92%,但小鹏CEO何小鹏在电话会议中依然乐观:“我觉得很高兴的是,去年年底我们快速行动起来,最早开始分析、挖掘(潜在问题),并在今年开始解决这些问题。2023年三季度开始,小鹏汽车的销量将会看到环比和同比的大幅增长,并且较大比例地高于行业的增速。”
何小鹏为何这么乐观?小鹏近期的组织架构调整以及未来新的营销体系建设、产销规划和产品战略将给出答案。
何小鹏、王凤英组建双核新架构
“我认为小鹏汽车即将迎来转折点,因为我们看到了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们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我们不仅有信心恢复销量和市场份额,我们现在还更加重视基础,包括组织能力、产规能力、营销能力和成本能力的全面提升。”何小鹏这样强调。
在王凤英加入小鹏之后,已全面接手小鹏的产品规划、销售、品牌市场以及整个大产品矩阵体系。
同时,何小鹏也“紧张”了起来。目前,小鹏所有的设计团队、研发团队、生产团队、供应链团队、组织管理团队和流程制度团队都向何小鹏本人汇报。
3月,小鹏联合创始人夏珩接连卸任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和广东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经理。3月14日,夏珩正式卸任小鹏上市工商主体广州橙行智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经理。技术联合创始人夏珩将转向幕后,何小鹏彻底将小鹏当前最主要的三家公司握在了手里,从幕后走到台前,真正和小鹏“共命运”。
在这样的模式下,小鹏的组织架构正向中层组织扁平化、上层组织聚拢化迈进,形成王凤英、何小鹏为主要核心的新架构。
同时,小鹏在部门业务考核的核心目标中,新增了NPS用户净推荐值。何小鹏指出:“NPS考核会驱动我们的产品规划、设计和研发、客户服务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型。”
在组织架构向扁平、聚拢迈进之后,小鹏之后的核心任务是通过同样的组织人数实现成倍的能效和客户价值。同时,向新的营销体系、成本控制、产品定义发出新的冲击。
围绕“全自动驾驶”打品牌?
销售渠道向扁平化、下沉市场迈进
在品牌营销体系上,小鹏此后要全面围绕“全自动驾驶”打造核心差异点。同时将下层销售网络从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深度推进。
在3月的两会中,首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何小鹏仅带着《关于探索加快自动驾驶应用落地体系化保障的建议》一份提案,这也是小鹏全部的未来。
3月开始,小鹏的XNGP将会在广州、深圳、上海多城市多车型加速落地。通过城市NGP的OTA,小鹏在中国率先量产了基于Transformer的BEV时序网络XNET。今年下半年,基于XNET的XNGP将不再依赖高精度地图,实现对全国范围数十个城市道路的覆盖。
何小鹏指出:“小鹏非常重要的事情是如何把自动驾驶、智能汽车的规模做到前列,甚至做到第一。未来,我相信小鹏的自动驾驶技术和用户使用率都将迎来拐点。”
自动驾驶,会成为未来小鹏品牌营销的核心理念。同时,小鹏的销售体系建设也会逐渐走向传统4S店的模式,走向下沉市场。
在王凤英的建议下,小鹏的销售渠道将在2023年向三个方向转变:把直营店和授权同时推进,同时授权比例会相对提高;将渠道管理扁平化、提高培训能力和整体渠道盈利与经营效率;由纯粹主要面向销售的渠道变成更多拥有4S功能的渠道的转换。
这意味着,小鹏或许会成为第一个尝试从直营店“转回”4S店营销模式的新势力。
同时,在三四线渠道建设上,小鹏会通过“引入”合作伙伴来实现,同时在产品规划上,考虑推出更多能够适合三四线渠道的车型。
软件成本要降50% 硬件成本要降25%
在王凤英重塑品牌、营销体系的同时,何小鹏将全面抓生产,降成本!
何小鹏明确表示:“在过去的时间里,小鹏的技术研发主要将研究方向放在性能和功能优先。在今后一段时间,我们的研发能力会更多体现在保持性能的同时,成本大幅降低。我认为一家企业要有超强的成本控制能力,这也将会是小鹏接下来要赢得的核心能力。”
今年,小鹏新工厂拿到了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在向规模化转变的道路上,小鹏的纯电整车平台、电子电气架构、动力系统、智能驾驶复制软硬件都将进入平台化,进入真正的体系化造车阶段。
2023年到2024年间,小鹏计划自动驾驶的Bom成本下降50%,整车硬件含动力系统成本下降25%。
这意味着,小鹏或将在未来两年围绕新的平台建设筹划新的供应链体系。同时和特斯拉一样,走平台模块化和技术创新的降成本之路。
何小鹏解释道:“长期来说,追求科技、改变生产、扩大规模和市场份额,在软件和硬件上都形成足够的规模优势,是我们第一位的战略目标。”将设计-技术-供应链-制造全面协同,是小鹏维持产品力的同时,向总成本最低迈进的产业化思路。
而以上所有规划的目标,都要落地到销量上。
P7i打了第一个胜仗?决胜G6
3月10日,小鹏P7中期改款P7i正式上市,虽然定价没有如同坊间流传降到20万以下,P7i依然引导小鹏的销量走向回暖。
何小鹏明确表示:“在当前整体市场非常疲软的情况下,我们最近表现了明显逆势向上的表现。2月份新订单相比于1月份有了100%的提高,并伴随着P7i上市后的订单表现强劲,我们3月的新订单量环比2月份又有大幅度增长。这是我们在全面变革后打的第一个胜仗。”
这对于小鹏来说是一个重大利好。这意味着,小鹏短期内的销量虽然可能不会迅速回升,但不会继续下滑了。
同时在之后的产品规划中,小鹏将逐渐不断发挥全新组织架构、营销体系和产销模式的优势,而这一任务落在了G6之上。
目前,G6已经正式登上工信部新车目录,并将在上海车展亮相,在今年二季度末正式发布、启动交付。何小鹏明确表示:“G6会成为这一市场销量排名前列的爆款。在产量爬坡后,会取得相比P7 2-3倍的月销售目标。”
为实现成本降低,小鹏G6同样会采用一体化冲压技术。同时在整车质量降低、CIB技术、热管理技术的支撑下,“G6的续航能力有了非常大的提高。”在后排空间上、内造型上都会有很大不同。何小鹏同时透露,除了G6之外,小鹏还将在今年下半年推出一款全新的纯电七座MPV。
同时,小鹏定下了一季度1.8万-1.9万的销量目标。何小鹏对此表示:“我们还是愿意牺牲短期的销量,更耐心地为追求中长线更大的胜利做好准备。2023年三季度开始,小鹏汽车的销量将会看到环比和同比的大幅增长,并且较大比例地高于行业的增速。”
王凤英加入小鹏之后,小鹏正在经历组织架构重组、营销体系重组、产销体系重组、产品规划重组的“阵痛期”。
小鹏也逐渐转走向以生产成本为核心竞争力,以自动驾驶为未来上量基础的“新车企”。这基本就是特斯拉正在走的路。
今年三季度,小鹏能否焕新而来?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方得智驾,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小鹏汽车 是电动的吗 是纯电动的。小鹏汽车首款量产车型——小鹏G3是一款纯电动SUV,搭载了47kWh的电池,拥有45分钟5%-80%的充电效率,凭借145kW功率,300N·m扭矩,可输出196Ps马力,0-50公里加速仅3.8秒,强劲动力让起步变得有趣。
小鹏汽车(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2014年中成立于广州,是一家科技驱动的高智能汽车制造公司。在这里,汇聚了来自不同国家3000多人的顶尖人才,其中60%为研发人员。核心团队融合了互联网与汽车等行业的顶级专家,保证了小鹏汽车的跨界思维和开放包容。
小鹏汽车哪里生产的
小鹏汽车是在中国郑州和中国佛山生产的。小鹏旗下的车型有g3和p7。p7是一款中型轿车,这款车的轴距为2998毫米,长宽高分别是4880毫米,1896毫米,1450毫米。p7有后驱版车型也有四驱版车型。
后驱版车型是单电机车型,四驱版车型是双电机车型。
后驱版车型的电动机最大功率为196kw,最大扭矩为390牛米。
四驱版车型的电动机总功率为316kw,总扭矩为655牛米。
这款车全系都使用了三元锂电池,这种电池的能量密度更高,重量也是更轻的。
大部分纯电动汽车和插电混动汽车都会使用三元锂电池。
三元锂电池的正极是使用三元材料制造的,有些三元锂电池的正极是使用镍,钴,锰制造的,有些三元锂电池的正极是使用镍,钴,铝制造的。
p7的前悬架使用了双叉臂独立悬架,后悬架使用了多连杆独立悬架。
多连杆悬架可以提高汽车的操控性和乘坐舒适性,并且这种悬架可以提高汽车的行驶质感。
双叉臂悬架可以抑制车身的侧倾幅度,还可以抑制刹车点头现象。
双叉臂悬架的结构比较复杂,并且成本也比较高。 (图/文/摄: 问答叫兽)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