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你会习惯在什么时候加油?一些人可能会在油箱还剩四分之一时加;一些人可能会在剩余里程100公里左右时加;还有一些人,可能会一直等到燃油警示灯亮后再加。
当然以上无论哪种,都没什么问题。但如果每次都等油表灯亮再加,很有可能会因为找不到加油站而让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最不幸的,莫过于没有及时找到加油站,车子燃油耗尽,瞬间失去动力以及方向盘和刹车助力,缓缓停在路上,动弹不得。
我们也经常会听“老司机”们说:车子开到彻底没油,会很伤车,特别是对于燃油泵、三元催化转化器和发动机本体等部件。所以还是尽量不要为了节省一点儿油钱,而等到油表灯亮再加油,避免因小失大。
但是,如果车子真的开到彻底没油,会对车的哪些部件造成损伤?损伤又会有多大呢?
在分析背后的原因和结果之前,我们首先需要知道发动机运转的四个必要条件:有空气、有燃料、有电火花、有压缩。离开任何一个,发动机都会停止运转。
我们都知道,汽车的油箱设计,一般来说都会有一个较低的区域,以便于在燃油所剩不多时,将剩余燃油尽量聚拢在一起。垂直固定在油箱内的燃油泵,也会位于这个区域,以保证油箱中的燃油能够最大化利用。
燃油泵的最底端是一个过滤网,它是燃油泵的第一道防线,用来防止油箱内的杂质吸入燃油泵内。当油箱中的汽油已所剩无几时,燃油泵已经不能吸入足够的燃油,开始有空气混入。
这时,燃油泵会发热,因为已经没有足够的燃油来进行冷却和润滑。如果燃油泵持续吸入空气,也就会导致燃油泵烧坏。但是,当空气进入燃油泵,也就意味着发动机的整套供油系统停止了燃油供应,此时发动机会立马停止运转。所以,虽然燃油泵吸入了空气,虽然燃油泵会升温,但燃油耗尽时,发动机也就停止运转,因此对燃油泵所造成的实际伤害并不会太大。
不过以上只是建立在车辆原地怠速或是平稳行驶的前提下,油箱内的燃油相对平静,油泵可以持续正常工作,直到燃油液面过低。但如果车辆是在复杂的路况中行驶,需要不断进行加速、制动和转弯等操作,此时燃油会在油箱中来回晃动。也就导致了燃油泵会间断吸入少量空气,持续影响到燃油泵的冷却。这种情况如果持续一段时间,燃油泵就有可能会过热,进而发生损坏。
从设计的可靠性方面来分析,在正常使用的前提下,燃油泵的设计寿命并不短。当然,大部分用车手册上也都会注明:在燃油报警灯亮起时,需要加注燃油,否则有可能会对发动机及其它部件造成损坏。
那么,在燃油不足或烧光后,会对发动机本体造成什么损伤吗?
答案也是几乎不会。因为即便在燃油不足时,发动机的喷油受到影响,燃烧可能不正常。但是因为在燃油不足的短时间内,发动机就会停止运转,所以几乎不会造成什么损伤。
不过一种情况下除外,也就是当燃油液位较低时,却采用激烈驾驶。也就是将油门踩得很深,一直保持高转速。此时,电脑所下达的空燃比指令,与发动机实际所需的空燃比产生了偏差,特别是在高负载的工况下,发动机的异常工作,有可能会对发动机本体造成损伤。但相信,没什么人会在燃油即将耗尽前,还在激烈驾驶。所以燃油不足,也几乎不会对发动机造成什么损伤。
另外,一些用车手册上还会提到:如果燃油耗尽导致发动机缺火,会损坏三元催化转化器。
三元催化转化器是安装在汽车排气系统中最重要的机外净化装置,它可将汽车尾气排出的CO、HC和NOx等有害气体通过氧化和还原作用转变为无害的二氧化碳、水和氮气。
通常上,在三元催化器的上下游,会分别有一个氧传感器,用来不断检测发动机尾气中的剩余氧含量。根据剩余氧含量的大小,决定吸入发动机的混合气是稀或浓。电脑不断对燃油系统进行调节,改变喷油量大小,匹配最佳混合器。
但实际上,对于三元催化转化器来说,它不仅要承受不同的空燃比设定,还要承受相当大范围的排气温度变化,它远比想象中要耐用的多。
所以总的来说,如果燃油耗尽或低油量行驶的情况只发生过一次或两次,对车辆造成损伤的可能性非常低。但如果你经常在低油量的工况下行驶,那么对车辆的燃油泵、发动机以及催化转化器来说,就有可能会发生损坏。所以,保持好的用车习惯还是最重要的。
没有机油开车的后果:润滑效果变差、发动机损坏、启动困难、噪音很大、油耗增加等。
1、润滑效果变差
没有机油开车润滑效果会变差。
2、发动机损坏
没有机油开车会增加发动机的压力,很有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3、启动困难
没有机油后,当发动机再次启动,就会导致活塞和气缸之间出现半干摩擦或者干摩擦,零件的磨损加快,启动阻力上升,从而引起汽车启动困难。
4、噪音很大
缺少机油后,发动机的噪音会很大,影响驾驶。
5、油耗增加
发动机缺少机油会引起张紧力不足,齿轮连颤动等现象,造成油耗增加以及活塞变形等异常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