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普 正文

汽车积分制(汽车积分制)

疫情消散,车市回暖,而新能源市场却依然徘徊在谷底。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前5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仅为28.9万辆,同比下滑38.7%。其中,纯电动乘用车下滑幅度高达41.3%,累计销量仅为19.5万辆。

在燃油车向新能源车过渡的特殊时间节点中,新能源市场销量的下滑并不是一件好事。这也使车企们的“双积分考核”受到阻碍。长期以来,乘用车企业每年都要接受“双积分”考核,也就是平均燃料消耗量积分+新能源汽车积分考核。若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未达到要求标准而被记为负分,将受到暂停高油耗产品申报或生产等处罚。若企业的新能源汽车产量未达到要求标准而被记为负分,将受到停产高油耗车型的处罚。因此,企业需保证“双积分”达标,或向其他乘用车企业购买积分以补偿负分。

销量下滑直接导致了乘用车企业不能按时保证“双积分”达标。对此,工信部发布了《关于修改〈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的决定》。此次“双积分”新政公布了2021-2023年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并将转结标准放宽,并完善了传统能源乘用车燃料消耗量引导和积分灵活性措施,并将从2021年1月1日起执行。

车企减负

而新版的双积分政策,发生了如下变化:新增了2021-2023年度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考核要求,分别为14%、16%、18%。

修改了新能源汽车乘用车车型积分计算方法。更新了小规模企业油耗积分核算优惠措施。

新增了低油耗乘用车在新能源汽车积分达标值核算时的优惠条款。对符合低油耗条件的传统能源乘用车,在核算企业新能源汽车积分达标值时,2021至2023年度低油耗乘用车的生产量或者进口量分别按照其数量的0.5倍、0.3倍、0.2倍计算。建立了传统能源乘用车燃料消耗量和新能源汽车积分结转的关联措施。2021年及以后,对企业传统能源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达到一定要求的,允许其新能源汽车正积分按照50%比例向后结转,有效期3年。

将燃用醇醚燃料的乘用车纳入核算范围,对具备节能减排优势的车型给予核算优惠。丰富了关联企业的认定条件。允许同一外方母公司旗下的合资企业间、国内汽车企业与其持股的境外生产企业所对应的授权进口供应企业间转让平均燃料消耗量积分。考虑疫情影响,对2019、2020年度积分管理方式调整留下接口。工信部可以根据汽车行业发展情况,决定延长抵偿期限和调整2020年度新能源汽车正积分结转比例,以及决定乘用车企业使用2021年度产生的新能源汽车正积分对2020年度产生的新能源汽车负积分进行抵偿。

“新政完善了传统能源乘用车燃料消耗量引导措施和新能源汽车积分灵活性措施,今年下半年和明年新能源汽车将具有可持续的高增长发展机会。”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

进一步优化

自从双积分政策正式公开,新能源汽车产业热议不断。有人说,这是新能源车企“断奶”的好时机;有人说,这将加大新能源车企的负担;有人说,这将导致新能源车企内部阵营的分化。但是不论是哪一种言论,业界一致认可,双积分制将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开启市场化新时代的强力助推器。

这是倒逼新能源车企抛弃过往以价格优势吸引消费者的新契机,也是督促新能源车企加快创新步伐,创出企业优势的“牧羊鞭”。显然,新能源汽车新时代的集结号已经吹响,能否共享市场盛宴关键在于企业如何应对。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双积分”管理办法的推出体现了国家对乘用车行业节能减排的高度重视,有利于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但部分内容有待进一步完善。例如,由于新能源车积分的设计时间短,新能源车市场的接受度差异较大,应该给企业一个缓冲的机会。建议新能源积分如未能如期购买抵充,则可以惩罚性结转到下一年,结转的负积分按照1.5倍计算。

此外,在“油耗+新能源”积分并行的政策中,新能源积分交易市场是构成这一政策体系至关重要的一环。不过,目前新能源积分交易机制尚未完善,车企呼吁尽快将交易机制落地。奇点汽车CEO沈海寅表示,“双积分”政策利好新创企业,目前传统车企纷纷寻求与新创企业进行合作。即使没有获得新能源车生产资质,传统车企也可以通过为新创企业代工的方式,减缓“双积分”政策带来的压力,两者之间可以形成互补。

业内人士认为,提前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布局的企业有望从新政中受益。按照《意见稿》,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公司总产量比例高的车企将拥有较大优势。从目前阶段看,自主品牌车企将因此受益,而合资车企会面临一定压力。工信部部长苗圩日前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顶层设计,推进新能源汽车在技术、产业规模、市场化以及模式创新等方面的发展。同时,进一步完善汽车在节能、环保等领域的强制性标准,不断拓展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应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新能源汽车积分制度什么时候实施?

首先对于车企来说影响着新能源汽车的加快发展。近两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全球范围内如火如荼。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的加速融合,促使我国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内外环境发生变化。随着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形势的变化,此前双积分法案的实施过程中,存在技术标准亟待更新、企业对燃油汽车节能技术投入不足、不平衡等问题。

其次是影响着企业内部传统燃油车综合油耗高的问题。比如,国内生产新能源汽车的顶级国产品牌车企将成为《积分管理办法》的最大受益者。对于双积分政策,一个简单的理解是新能源正积分作为积分供给方,可以通过积分交易满足其他企业的负油耗积分与新能源负积分需求方之间的差距市场。以比亚迪、北汽、吉利、江淮等为代表的自主新能源?先行者?在积分制实施后可能会获得大量积分,这些积分未来可能会卖给一些主流新能源?后进者?。

再者影响着车企汽车产业的现有格局。我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市场占有巨大优势,产销量占全球市场60%以上。在动力电池领域,国内企业占据前十。中国汽车产业巨变已经开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成为全球发展的引领者。如果企业积分不达标,企业需要购买积分来抵消负积分,否则将面临暂停申报汽车目录和暂停部分传统车型生产或进口的处罚。

要知道的是增加的进口税成本最终会落在汽车价格上,买单的是消费者,这将促使部分消费者选择自主品牌的高端车型。车企在中国建厂的速度,对国内零部件供应商和上下游企业都是有利的。不过,这些都是近期中美贸易摩擦引发的猜想。具体关税上调措施何时实施、实施多长时间,还取决于两国博弈的进展。无论如何,如果你不急于购买美国制造和进口的豪华车,你应该多观察。毕竟最近市场太不稳定了。

1月30日讯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今日就新能源汽车积分问题作出回应称,积分办法将于2018年4月1日开始实施。部分企业还面临一定的达标压力。以2016年为例,123家汽车企业中,有42家企业没有达到燃料消耗量标准要求,其中也有产销规模较大的企业,不少企业在新能源汽车产品规划布局方面,距离2019年和2020年积分比例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工信部也通过各种方式方法来提醒企业要引起重视,要根据积分办法中平均燃料消耗量标准和新能源汽车的比例要求,尽早进行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布局,反应慢了不仅仅会造成经济损失,还将错失发展的良机。

辛国斌表示,各主要汽车生产企业也在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加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生产布局和产品开发,努力提高汽车的节能水平,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积分办法实施以后,也要积极开展积分交易,工信部会搭建一个积分交易平台,让正积分和负积分能够通过市场交易来归零,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达到合规要求,促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高质量健康持续发展。

辛国斌认为,产业发展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明显增强,还存在着行业散、小、乱的现状,产品的安全隐患也还一定程度的存在,创新能力不强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还没有彻底扭转、取得突破。为了进一步规范新能源汽车的生产经营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和公共安全,工信部制定发布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这是以工信部39号令的形式对外发布的,已于2017年7月1日正式实施,其中,适当提高了新能源汽车的准入门槛,增加了安全监管等方面的要求,就是要通过这样一个方式,来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健康持续发展。